2025/06/08 丙年 聖神降臨節 --彌撒直播
丙年 聖神降臨節(五旬節)
阿爸,父啊!
宗二1-11;羅八8-17;若十四15-16,23-26
默想:
有人說《宗徒大事錄》是「聖神的福音」,因為它記述基督的教會怎樣受聖神的引導,常在聖神內生活,成長發展。今天讀經一裡記述的聖神降臨,是主耶穌生前所許諾的事件,這許諾就是我們今天在福音裡讀到的:「我要請求父,他就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,使祂永遠與你們同在……那護慰者必要教訓你們一切,也要使你們想起,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。」(參谷十三11;若七37-39,十五26,十六13等)
聖神降臨的地方,一定會有外在的跡象,顯示出那來去如風的聖神。在讀經一裡,我們看到聖神的形象是風和火舌。風和火在舊約裡本是天主顯現的象徵,但在新約裡,也表示聖神的更新、振作、煉淨和光照等作為(若三8,二十22-23;路三16),火舌表示賜予門徒們向萬民宣講福音的能力。當然,因聖神是天父和聖子間的愛,火舌也代表愛,如同聖女小德蘭說的,教會的心臟就是愛。沒有了愛,教會的心臟就會停止跳動,整個身體將無法活動:「是愛使教會行動。愛若消逝,門徒將不再宣講,烈士不再致命……愛涵蓋所有的聖召,愛是一切,愛穿透所有的時空,一言以蔽之,愛是永恆的。」
聖神降臨給門徒的能力之一,是使他們說起別的語言。這眼講「舌音」不同,沒有人能明白「舌音」,但門徒在聖神降臨那天講的外邦語言卻正是為了溝通,為了使別人明白他們所宣講的「關於天主的奇妙作為」,即拆除了語言的阻礙,產生了共融合一(舊約巴貝耳塔的故事,因人的驕傲而造成人講各種語言,互不明白的分裂狀態,創十一1-9)。「聽見他們說我們出生地的話」是教會大公性、普世性的象徵,這「同一語言」即教會的同一信仰,同一洗禮,同一的主,同一的希望(弗四4-5)。
信仰的同一,是基督建立的教會的特徵,人創立的教會總是派別林立的,因人按個人不同的見解來訂立教義。教會信仰同一的保證,就是今天福音裡主耶穌說的那位「護慰者」。是祂使教會對主耶穌生前的啟示真理,特別是天主對人的愛有所明悟,並把這啟示喜訊用不同語言傳給普世。因著聖神,教會能用宏觀的眼光來看天主的整個慈愛的計劃,並看到自己在這計劃中的使命。
天主對人的慈愛計劃就是藉聖子耶穌基督的生命與死亡,賜予人作天主子女的福分,能承受天主為人所準備的福澤,與基督同享為祂保留的榮耀(讀經二)。但這計劃卻是需要人的自願合作,即人不再隨從本性的慾望而生活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光有意願還不夠,還要有達到目的的力量,就如人只有到月球旅行的意願還不夠,還需要有裝備齊全的太空船才能成行。因此人要依賴聖神,才能去除致死肉性的妄動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,人性接受聖神的「聖化恩寵」,從可死的受造物變為能稱創造主天主為「阿爸,父啊」的不死的生命。受造物的本性生命被聖化提升為天主子女的超性生命,「從地球提升到太空」!
教宗聖良一世提醒基督徒說:「基督徒啊,你千萬不要忘記你的身分,你是天主的子女。」生活在光明喜樂自由中的天主的子女,絕不能自甘墮落,再次淪為生活在黑暗恐懼中的魔鬼的奴隸!
聖神雖看不到、摸不著,卻與基督徒的關係十分密切。我們忠心作天主的子女,可能會碰到很多考驗,但人的偉大之處不是沒有考驗,而是戰勝考驗,讓我們常祈求聖神的助佑:「伏求聖神降臨,從天射光,充滿我心。爾為貧乏之恩主,孤獨之父,靈性之光,憂者之慰,苦者之安,勞者之息,涕者之樂,吾心之飴客也…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