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新化

耶穌聖名天主堂

​|歷史敘述

成立日期:1926年
本堂主保:耶穌聖名
首任本堂神父:洪德肋神父
建堂日期:1957年

歷史敘述


據台南縣志稿記載,清光緒十八年(1892年,台灣尚未割讓日本),高恆德(Giner)神父即到台南傳教,由於頗有好評,信者日增,先傳至永康、大灣等地,更感動了一位來自大目降(今新化)的熱心教友,獻出自宅設為傳道所,即今台南縣之新化教堂。


另一天主教傳教史籍上則稱:西班牙籍道明會的高熙能神父於明治卅八年(1905年,光緒卅一年)常至新化傳教,乃有傳教所之開設。由這些片斷資料可以知道昔稱大目降社,由西拉雅族住居的平埔蕃社,即今所稱之新化,早在一百年前即有天主教神父前來傳教。


隸屬道明會中山路天主堂洪羅肋神父(人敬稱洪公)接任高神父於新化地區之傳教使命,因其耐心與熱誠,協同傳教員薛土完(大灣人)以交友方式感動清朝末之武秀才良伯公,使其一家信主,並影響後續四十多人受洗歸主。大正十五年(1926年,民國十五年)洪羅肋神父以四百六十餘圓在街端購進約八百坪土地,耗資三千六百餘圓建築了聖堂及道理廳。經多位外籍傳教士播種耕耘,一座巴洛克式天主的神聖殿宇終於聳立在新化鎮上。


1953年中山堂道明會馬西略神父成立正式本堂區,在教堂對街的理髮店見證著我們的歷史,理髮師更對當時馬神父的言行津津樂道。遙想當年,這些神父遠渡重洋來到這西太平洋之隅的異鄉島國,再攀山越嶺不畏凶險地來到此一方外之地蕃野小鎮,冀望在此拓展他們生死與共的信仰神國。當他們斥資在小鎮街頭建堂,想要將基督的愛落地生根之際,他們心中所想、眼中所見雖無明載,但是那個時代正在急遽轉換中,在以上僅存蛛絲馬跡的史料背後,歷史的網路正以其不變及穩定的速度,瞬息萬變地擴展編織著。


1960年左右倪幼民神父先後帶著傳道員、修女在此服務,隋、李修女教英文辦幼教。


1961年台南正式成立教區,倪神父任副主教,新化被指定為總鐸區。


1969~1991年藺培鐸神父奉派到此,重建了聖堂左右兩棟房舍,使幼稚園有了新的校舍及活動中心;因藺神父的用心經營,加上幼稚園老師們的努力,使得聖名幼稚園名聲遠播。


1993年自永康調來羅建屏神父,對教友的熱誠照顧,至今仍令人難忘。


1995年10月年輕、熱情的李若望神父調任大灣兼管本堂,為歡慶建堂70周年,神父將聖堂前院重新規劃,並增建三樓禮堂、慈母園。聖母張開雙臂迎接社區民眾、每位到她跟前求禱眾生。堂慶期有北部的「野聲宣道團」、南部的「赤子心To Do工作室」及其他演藝單位來共襄盛舉,1996年我們過了一個很有創意的福傳生日。1998年神父獲得恩人協助整修了聖堂內部。1999年若望神父負笈羅馬,由姜嶺神父代理一年。2000年鄭萬明神父二度銜職,10年期間鼓勵教友參與堂區事物、成立主日學、讀經班。


2010年6月與陳輝神父相互調任,空了十一年的神父樓,再次亮起了燈火。喜愛小孩的陳輝神父,讓人備感親切,而二樓的神父辦公室,正是頑皮的孩童們最愛闖入的空間。耶穌聖名堂在陳輝神父的帶領下,正準備邁向新的旅程。


撫今追昔,先人蓽路藍縷的血汗辛酸,由這座老堂於今看來的古樸簡隘中可以看出。而今馬路拓寬了,門前的車流如龍,世界開朗了,天涯毗鄰的地球村卻帶來了人與人越發疏離的關係。但是老堂仍在,大正時期流行的仿文藝復興式建築、巴洛克風味的壁飾、洗石子的建材、三面凸出的中廳格式,以及小小鐘樓,依然屹立,與中正路的老街遙相呼應。而除了每個禮拜天教友前來參加彌撒,高呼耶穌聖名光榮天主之外,平常的日子裡,成立四十多年的聖名幼稚園,使這個地方充滿了孩童天真的歡笑。當年受教於此的小朋友們,屈指算來,如今已是意興風發的青年、壯年,正在成為新化地區的中堅份子。

歷史敘述

​|歷任本堂

歷任本堂
bottom of page